首页 > 新视界 > 新经济 > 正文

打造“引领区”,浦东如何树立自主创新发展的时代标杆?

2021-08-10 10:06 中国新闻网
摘要:“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这是中国官方给浦东定下的最新目标之一。

中新社上海8月9日电 (记者 李姝徵)“全力做强创新引擎,打造自主创新新高地”,这是中国官方给浦东定下的最新目标之一。

“这与罗氏坚持创新的理念不谋而合。”罗氏上海创新中心负责人沈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意味着,浦东将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和跨国企业开放创新建设。

作为第一家入驻浦东、第一个在上海独立建立研发中心的跨国药企,扎根浦东的27年间,罗氏创下了多个“第一”。2021年,在浦东张江启动运行的罗氏中国加速器,则是其在全球首个自主建立并运营的加速器。

“浦东张江在生物医疗、生命健康领域已形成了规模化效应,且有大量的初创企业。”沈宏表示,未来罗氏将扩大在中国的研发领域并希望与本土公司合作,“能够让我们做的新药研发在全球占据创新高地,让浦东的医药研发惠及全球更多患者。”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近日公布。“自主创新发展的时代标杆”,是《意见》对浦东提出的战略定位之一。

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承载区,浦东如何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策源功能?上海科创办执行副主任彭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创新链上,浦东要做从“0到1的突破,从1到10的跨越”。

从“0到1的突破”意味着从无到有,意味着原始创新。

世界首台10拍瓦激光实验装置——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SULF)位于浦东张江,已于2021年初步开放。

据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所长冷雨欣介绍,利用这种特殊的激光及其次级辐射源,科学家们可以对生物中活性成分的运动探测成像,揭示生命的奥秘;可以研发激光质子刀,进行癌症治疗;还可以用于产生反物质,一探天体物理和宇宙起源。

“目前,浦东建成和在建的大科学设施总共有10个,这些大科学设施是开展基础研究的重要载体平台。”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主任徐欣表示,浦东将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载体,打造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主导的引领性科技创新组团,前瞻布局科技创新方向,聚力突破核心领域,推动信息技术、物质科学、空间技术、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研究,努力产出一批世界级科学新发现。

不仅大科学设施“组团扎堆”浦东,高能级科研机构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亦纷至沓来。据官方透露,今年,李政道研究所将投入试运行、交大张江高等研究院亦将竣工。与此同时,浦东已集聚966家企业研发机构和外资研发中心,今年有望突破1000家。

“从1到10的跨越”离不开创新生态的完善。从“苗圃”到“孵化器”再到“加速器”,全生命周期的创新孵化体系已在浦东成型。

眼下,除了174家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浦东还推出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以此发挥大企业的内部创新资源和全球创新网络优势,集聚、培育、孵化创新链上的中小科技企业,开展协同创新。数据显示,目前,活跃在张江的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已超过20家,还有22家正加快推进。

在优化创新生态方面,徐欣表示,浦东将重点完善四大体系——包括全生命周期的创新孵化体系、全链条的科技公共服务体系、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全覆盖的科技投融资体系,为创新主体赋能。(完)

责任编辑:孙淑红

相关新闻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