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视界 > 新经济 > 正文

关于《“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权威发布来啦!

2021-09-03 14:10 国家发展改革委
摘要:9月2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介绍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有关情况专题新闻发布会。

9月2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介绍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有关情况专题新闻发布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主持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司副司长周小棋、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副司长王侃、国铁集团货运部副主任董晖、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樊一江、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建池、重庆市口岸物流办副主任肖文军共同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关切的问题。

 

答记者问

 

微信图片_20210903120251



Q1: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与《总体规划》相比,《实施方案》有哪些亮点?

周小棋:

与总体规划相比,《实施方案》在结构和内容上保持了延续性,但在理念思路、目标任务等方面突出了“加大力度”“高质量”“共建共享”等。紧密结合通道发展实际,根据通道新情况、新要求,提出了推进任务落实的新路径、新方法,力求更好指导通道发展。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四个“着力”。

 

一是着力补齐主通道和枢纽建设短板弱项。《总体规划》提出建设自重庆(成都)至北部湾出海口三条通路,打造重庆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成都国家重要商贸物流中心和广西北部湾国际门户港等沿线重要枢纽。经过多年建设,主通道和节点枢纽功能不断提升,基础设施网络持续完善,但铁路干线瓶颈制约、港口设施和服务能力短板弱项等问题依然存在。随着通道建设不断深入,沿线运输量不断增长,现有瓶颈“卡脖子”效应将愈发明显,原有的工作力度和进度难以适应通道高质量发展需要。为此,《实施方案》提出重点围绕主通道和重要枢纽,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力求全面提升通道运行效率和能级。

 

二是着力提高通道运输组织和物流质量效益。《总体规划》提出了加强物流运输组织、提升多式联运效率和质量、积极发展特色物流等工作任务。《总体规划》实施两年来,通道运行效率质量不断提升,运行组织所面临的主要矛盾转移到如何结合通道腹地经济条件和区位特点,创新物流模式,更好提升铁海联运、国际班轮、跨境班列班车等重点业务服务水平,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班轮品牌上。《实施方案》在铁海联运、国际班列班车、航线航班组织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明确了重点努力方向,突出要加强通道跨区域协同联动与共建共享通道运营组织平台,全面提升通道总体运行效率。

 

三是着力降低成本和优化服务。《总体规划》中提出了推动通关便利化相关任务,但对通道优服降费相关内容涉及不多。《总体规划》印发实施以来,通道沿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一单制”试点逐渐铺开,口岸通关时间大幅压缩,但在降低通道综合物流成本和进一步提升综合服务水平上,尚有许多工作要做,运输成本高于中东部地区、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实施方案》提出全面清理通道运行收费环节,推动港口、铁路站场等运营主体和口岸优服提质降费,强调继续深入推进“一单制”,强化口岸功能,培育冷链、大宗商品等专业化物流服务,进一步改善通关便利化水平,为继续提升通道综合服务水平提供了指引。

 

四是着力推进通道融合开放发展。《总体规划》提出通过发展国际合作园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打造陆港经济区,发展航运、航空经济并改善营商环境等措施,促进通道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通过多年建设,国内国际合作园区建设不断推进,临港、临空经济区开始起步,但与规划所设定的目标相比,差距仍很大。《实施方案》提出,加快培育通道经济增长极、加快资源要素和产业聚集,拓展服务业态并联动沿线产业园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打造若干枢纽经济区,强调参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物流枢纽节点建设、拓展境外服务网络,衔接国际合作机制推进周边国家合作,强调充分利用国际协定和平台,加强产业链合作、壮大国际合作园区和经济合作区。系列措施扭住了通道未来进一步扩大开放、共建共享的牛鼻子。

 

Q2: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南向铁海联运、国际铁路联运等多式联运物流运输模式,海关总署有什么样的支持措施?

王侃:

南向铁海联运、国际铁路联运是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最主要的物流通道,保障这条物流通道的畅通无阻对于支持南向物流发展,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促进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一带一路”的无缝衔接具有重要的意义。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15个直属海关,共同建立起合作机制,一直致力于优化通道的多式联运物流监管,助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高质量发展。今年1-7月份,新通道跨境铁海联运班列开行3440列,同比增长63%。具体措施有:

 

一是推动通道沿线内陆海关与口岸海关的协同合作,在符合海关相关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推进铁海联运进口货物转关便利化,有效提高了转关效率。

 

二是提升各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水平,强化与地方平台的数据互通和共享,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铁路运输领域内外贸货物混编运输等业务发展,促进多式联运物流体系建设。

 

三是实现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之间的无缝衔接,打通了东南亚到欧洲的国际物流通道。四是加强对通道节点口岸海关指定监管场所的指导,完善各开放口岸功能,推动口岸通关作业和作业设施设备智能升级,建设智慧口岸,支持沿线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和保税物流中心建设,推动区港联动发展,助推通道沿线陕西、四川、重庆等港口型和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

 

Q3:

新华社中国经济新闻社记者:我了解到,去年12月,国铁集团牵头成立了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协调委员会,我想问的是,这个委员会是如何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实施方案》贯彻落实方面有什么具体措施没有?下一步,在大家都关心降低运输成本方面有什么计划和举措?

董晖:

国铁集团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切实发挥好班列运输协调委员会作用,强化各方协调联动,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取得了新进展。截至8月底,今年累计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3624列,发送36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80%、256%,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一是加强班列运输组织。优化班列开行方案,安排西部地区至北部湾港图定班列运行线9条,覆盖西南地区主要节点城市。加强运输集中统一指挥,重点盯控班列运行,确保运到时限。加强箱源组织和空箱调运,在沿线重要物流节点设置集装箱还箱点,促进双向货流均衡。积极发展中越跨境铁路运输,今年1至8月,中越间铁路国际联运发送货物77.3万吨,同比增长40%。

 

二是提升物流服务品质。用好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运输协调委员会相关工作机制,协调国内相关海运、港口、企业,搭建运输协作平台,提升物流组织水平。给予铁路运价优惠,积极推动铁路集装箱下水和海运箱上铁路,节省倒箱费用,减免部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仓储费用。优化铁路货运95306平台功能,提供“一站式”办理、货物追踪、到达预测等服务,扩展电子支付渠道。与港口合作建设内陆港和无轨站,使客户发运货物更加方便快捷。

 

三是积极推进铁路通道建设。依据国家“十四五”规划和《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国铁集团组织编制了《西部陆海新通道铁路规划建设方案》,规划了东、中、西三条铁路主通道。立足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推进三条通道新线建设和既有线改造,其中渝怀复线、怀柳线电化工程已于2020年建成投产,叙永至毕节铁路等项目有序推进,今年以来已完成投资21.85亿元。

 

下一步,国铁集团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的《实施方案》相关部署要求,积极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高品质运营。

 

一是加快铁路主通道建设,科学有序做好钦港铁路复线、黄百铁路、黔桂复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在建项目。

 

二是强化运输服务保障,发挥班列运输协调委员会作用,优化海铁联运班列开行,加强物流各方衔接,配合海关总署推进便利化通关,力争西部陆海新通道铁路运量年均增长15%以上。

 

三是加快跨境班列发展,发挥年底即将通车的中老铁路作用,提前谋划班列运营方案,做好国际联运货运规则、运输组织设计。

 

四是打造国际物流品牌,与境内外物流企业广泛合作,延伸物流服务和经营网络,创新推进“一单制”物流服务,积极对接中欧中亚班列和泛亚铁路网,打造面向东盟、衔接欧亚的国际一体化物流品牌。

 

关于您提到的降低通道运输成本的问题,为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发展,国铁集团对通道内铁路运输给予了普遍运价优惠,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在运输市场价格普遍上浮的情况下,国铁集团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大局,继续提供运价优惠。今年1至8月,累计降低物流费用约2亿元,其中运费优惠约1.8亿元,有效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涉及海运、铁路、公路、港口、内陆堆场等多个承运主体和运输环节,影响全程运输成本的因素很多。下一步,国铁集团将继续给予新通道班列优惠运价,维护班列价格稳定。我们也希望相关各方共同加大支持力度,综合施策,降低全程物流成本,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Q4:

红星新闻记者: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视察重庆时提出,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请问重庆在发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功能,促成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衔接方面作了哪些工作?

周建池:

重庆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对重庆的系列重要指示和讲话精神,围绕加快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这个目标,统筹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区位优势,着力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的无缝衔接,我们总结一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管理运营衔接机制。高规格成立重庆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领导小组,市委书记陈敏尔、市长唐良智担任组长,统筹全市开放通道、平台等建设,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落实。成立由常务副市长牵头负责、相关市级部门和区县及平台公司组成的工作专班,常态化调度通道建设运营工作,清单化推进重点、难点问题解决。

 

二是统筹布局物流枢纽设施。将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的主要始发站点统一布局在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该园区汇集了团结村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兴隆场特大型铁路编组站、重庆铁路口岸、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重要场站设施,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的主要承载地,2020年园区企业营收超过1000亿元,服务涵盖150公里范围16个千亿级产业园区。截至7月底,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始发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渝满俄班列等国际班列超1.3万列、日均开行13列。

 

三是推进多式联运高效衔接。着力打通铁水联运“最后一公里”,建成投用果园港、江津珞璜港铁路专用线,万州新田港、涪陵龙头港进港铁路专用线加快建设。不断提升枢纽港集散分拨能力,开行长寿、荣昌等“节点枢纽-核心枢纽”集拼集运班列,开通珞璜港与泸州港、宜宾港水上穿梭巴士,初步建立果园港—鱼嘴站辐射联动长江下游、珞璜港—小南垭站辐射联动长江上游的集结体系。加快建设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建成后将实现公铁水空枢纽的更高效衔接。截至今年上半年,实现西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联运3757标箱,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与长江航运累计联运货物2万余标箱。

 

Q5:

中国改革报记者:当前,国家《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将北部湾港定位为国际门户港,请问广西在打造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有哪些重点考虑?

樊一江:

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出海口,近年来,广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举全区之力,按照“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的要求,加快建设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枢纽功能显著增强,在支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服务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成效如下:

 

一是港航设施加快完善,航线网络加密拓展。如期建成钦州港20万吨级航道等一批骨干工程,加快推进北钦防国家物流枢纽。截至今年7月底,北部湾港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101个,其中10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5个,综合吞吐能力近3亿吨;开通集装箱航线54条,其中外贸航线31条,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是港口吞吐量快速增长,综合服务能力大幅提升。2020年北部湾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9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505万标箱,如期完成《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目标,分别增长15.6%、32.2%,增速分列全国第二和第一位;开行铁海联运班列4607列,比2017年开行之初增长近25倍。今年1-7月,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增速均超过20%,铁海联运班列增速更是超过60%,整体服务能力和品质不断提高。

 

三是港口降费提效和开放合作深入推进,辐射带动效能进一步显现。实施降费优服提效专项行动,港口综合收费与国内主要港口持平。持续优化集装箱进出口流程,大幅压缩通关时间。重点面向东盟和RCEP国家,强化港口建设、航线网络、物流服务等国际合作,引入新加坡PSA、中远海运、重庆四川等平台公司以及中铝、柳钢等企业与北港集团合资组建码头运营公司。加强与通道沿线省市合作,积极拓展腹地空间,依托自贸区、产业园区等平台,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协作,初步形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临港产业集群。

 

下一步,广西将按照国家《“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对标国际一流港口,加快打造现代国际门户港。到2025年,实现北部湾门户港货物吞吐量5亿吨以上,集装箱吞吐量1000万标箱以上,其中外贸箱吞吐量200万标箱以上,铁海联运集装箱量50万标箱以上,为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战略支撑。

 

一是加快完善港航设施功能。编制完成北部湾港总体规划,优化港区资源整合与功能布局。加快提升码头、航道设施能力及智能化水平,建成钦州港20万吨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等重点项目,具备接纳世界各类大型船舶的靠泊能力。完善铁路、公路等多式联运转运设施,强化与西江航运衔接。开工建设平陆运河。完善通道沿线无水港布局。对标“双碳”要求,建设智慧绿色港口。

 

二是全面提高运输组织和物流效率。拓展全球服务网络,增开集装箱远洋航线,持续提高国际航线密度,扩大集装箱外贸航线覆盖范围。强化与洋浦港、湛江港深度合作,创新水水中转、互为干支等航运组织模式。提高铁海联运一体化组织水平,深入推进“一单制”。完善口岸功能,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对符合条件经北部湾港中转离境的集装箱货物,积极探索实行启运港退税政策。全面清理收费环节,规范收费行为,降低物流成本。

 

三是大力发展高端航运服务和专业物流服务。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加强与产业、贸易、数字、金融等深度联动。建设能源、粮食等大宗物资中转交易中心和生鲜冷链物流集散基地,提升战略安全保障能力和民生服务水平。建设广西中国-东盟多式联运联盟基地和服务中心,深化跨境运输衔接,打造东盟经北部湾至中亚中欧大陆桥。

 

四是加强港产城协同发展和通道沿线深度开放融合。推动临港产业高效集聚,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和通道经济,扩大国际区域合作交流,完善合作机制,协商共建。构建以港口为依托的现代跨境、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

 

Q6:

央视记者:西部陆海新通道与相关国家战略如何协同?如何支撑推动西部地区加快开放融合发展?如何更好发挥通道保障物流供应链安全的作用?

周小棋:

在与相关国家战略协同方面,目前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密切相关的国家战略主要是共建“一带一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实施方案》以共建“一带一路”为统领,进一步发挥中国—东盟“10+1”“10+3”、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等国际合作机制作用,同时利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等会展平台,推进通道沿线国际贸易、国际物流、上下游产业链、金融服务等领域务实合作。加强与中欧班列运营平台合作,推动通道班列与中欧班列线路、班次对接和信息共享。《实施方案》提出加强与长江经济带发展衔接,充分发挥重庆物流与运营组织中心作用,促进通道与长江航运协同互补发展,缓解三峡枢纽过坝运输压力。《实施方案》强调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接,促进通道与西江水道联动,支撑珠江—西江沿线临港产业转型升级,并加强与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协同联动、合作发展。

 

在推动西部地区加快开放融合发展方面,《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发挥通道对区域协调发展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培育通道经济增长极,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北部湾城市群,壮大黔中、滇中等城市群,加快重点都市圈建设。加快都市圈资源要素聚集,拓展服务业态,吸引产业集聚发展。同时,充分注重发掘通道沿线的消费品双向物流需求,按照各地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以发展通道经济为导向,建立沿通道的产业上下游联系,培育通道增量货源。此外,将支持西部省份在北部湾建设“飞地园区”,参与向海经济发展。通过上述措施,将更好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区位优势及资源禀赋,推动通道建设带动西部地区进一步开放融合发展。

 

在更好发挥通道保障物流供应链安全方面,“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经济性和安全性相结合,补齐短板、锻造长板,分行业做好供应链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实施方案》提出,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与长江黄金水道协同发展,有效减轻和疏解三峡大坝通航压力,同时为多方式、多方向对外运输提供了新的选择,有利于发挥综合交通的整体优势,维护国内物流供应链稳定畅通。

 

Q7:

澎湃新闻记者:《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将重庆定位为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支持重庆牵头建立省际协商合作机制,请问重庆在推进省际协商合作及运营组织中心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将采取哪些主要举措?

肖文军:

重庆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国家部委指导下,按照《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部署,切实发挥省际协商合作机制重要作用,认真履行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重要职责,推进通道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

 

一是强化省际协商,凝聚建设共识。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下,牵头会同西部12省区市、海南和广东湛江建立“13+1”省际协商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召开了省际协商合作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制定了联席会议工作规则。签订共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西部陆海新通道平台等8个重点项目,共同谋划“十四五”时期和开局之年重点工作,通过省际协商合作联席会议,进一步达成共商共建共享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高度统一。

 

二是打造运营平台,夯实建设合力。我们专门设立了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办事机构,负责综合协调、规划发展、区域合作、项目推进和信息服务工作。同时,按照“统一品牌、统一规则、统一运作”原则,重庆市牵头组建了跨区域综合运营平台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重庆、广西、贵州、新疆、甘肃、宁夏等6省区8家企业入股,同步设立5个区域公司,共同开展市场运营。

 

三是优化运输组织,拓展通道容量。目前,重庆已经形成铁海联运班列、跨境公路班车、国际铁路联运班列三种主要的通道物流组织方式。截至7月底,重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已累计运输超22万标箱,货值400亿元,运量、货值均占通道全线30%以上。物流网络辐射106个国家和地区308个港口。

 

四是强化创新赋能,提升通道活力。开展铁海联运“一单制”试点,签发全国首单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提单。我们还搭建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13+1”区域合作平台,2021年上线全国首个跨境金融区块链西部陆海新通道融资结算应用场景,为物流企业融资超过4亿美元。

 

五是深化区域协作,强化枢纽优势。充分发挥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作用,搭建川渝毗邻地区经重庆中转集结模式,建成3个区域集散分拨中心,累计集结四川货物14606标箱。开通湖南怀化班列、甘肃张掖专列、宁夏中卫班列,累计集结西北货物9582标箱,形成西北货物经重庆集结后整列南下出海,东盟货物北上经重庆集散后分拨至西北各区域的集散联动模式。

 

下一步,按照《“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实施方案》要求,重庆将在国家发展委等部委指导下,继续发挥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作用,推动物流向智能化、绿色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提升新通道的效率和能级。

 

一、加强硬件建设,提升通道运输组织能力。

 

一是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东、中、西三条主通道布局,实施黄百铁路、贵南高铁等关键铁路设施建设,提升通道运能。二是加强北部湾港、洋浦港设施功能和服务能力建设,织密国内国际航线网络,发展国际直航航线。三是加快重庆、成都、南充、昆明等沿线物流枢纽和节点建设,提升物流承载能力。四是探索建立集装箱共享调拨体系,加强箱源组织,更好实现“铁箱下水、海箱进陆”。

 

二、加强软件建设,培育通道创新发展动能。

 

一是加强政策支持。积极向国铁集团争取陆海新通道铁路运价下浮优惠,降低通道运输成本,完善基础设施、贸易、产业、金融、税收等一揽子扶持政策。二是推动陆海新通道与中欧班列在托盘、集装箱、货运车辆等物流设备逐步采用统一标准,促进通道衔接的标准化、规范化和高效化。三是优化通道多式联运组织。扩大铁海联运班列开行规模,积极发展国际铁路联运班列,拓展跨境直通班车开行规模和路线。发展铁公联运、铁水联运等多式联运服务,打造多元化多式联运体系。四是加强陆海新通道品牌宣传,提升国内外企业参与度,扩大陆海新通道国际知名度。

 

三、发挥运营组织中心作用,打造通道国际化品牌。

 

一是完善运营组织中心功能,推动“13+1”省区市合作向跨境跨区域合作延伸。建设覆盖全线的公共信息平台,常态化发布通道发展指数。二是争取实现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13+1”省区市全覆盖。目前,我们正在协调“13+1”省区市中尚未加入跨区域综合运营平台的省区市,推进“13+1”省区市共商共建共享的格局不断深化。三是依托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从传统通道物流服务延伸到“物流、贸易、产业、金融、数据”五位一体的服务,提升通道综合服务能力。探索设立海外公司、海外仓,提升平台公司境外供应链服务能力。

 

周小棋:

刚才,肖主任在提高通道运输效力方面,我觉得讲的比较全面了。因为从通道运输的组织,一定要发挥一个铁路部门,还有航运企业的作用。所以这里面讲到的,一定要发挥国铁集团牵头的班列运输协调委员会的作用,一个是要优化班列组织,还有就是优化航线的运输组织,并且要加强班列与航线的衔接,大家一起合力提高运输效率。

 

Q8:

时代周报记者:请问海关总署在支持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与东盟国家在检验检疫官方证书信息化合作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和成效?

王侃:

2020年,东盟成为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双方经贸往来日益紧密,迫切需要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海关总署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为契机,通过“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国际合作,积极推动我国与东盟国家官方检验检疫证书信息互联互通,实施电子证书自动联网核查,不断推进贸易便利化、打击假冒证书、防止贸易欺诈、保证进出口产品质量。海关总署在南宁海关设立东盟国家官方证书核查试行中心,主要目的是促进中国-东盟国家的之间的贸易合作程序便利化,通过与东盟国家开展谈判,建立电子证书信息核查合作机制,研发中国与东盟国家官方证书核查系统。目前已实现与越南水产品、泰国水果等重点商品检验检疫证书信息核查。该系统上线以来,已核查电子证书信息5500余条,在大幅提升边境口岸证书核查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假证流入风险。下一步,海关总署将以点带面,不断扩大与东盟国家国际合作范围,不断促进和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促进国际贸易健康有序发展。

责任编辑:孙淑红

相关新闻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