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做法之1:四川省江安县全面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2020年,江安县国土面积948平方公里,县域常住人口4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4.5%,地区生产总值18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亿元。
(一)必要性。江安县老城区住宅小区多数未作统一规划设计,大部分存在建筑密度高、人员密集、停车难、环境脏乱差、排水设施落后等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品质,存在安全隐患。亟需改造老旧小区292个,涉及居民1.5万户,常住人口4.6万人。
(二)主要做法。按照“自下而上、以需定项、标本兼治、完善治理”原则,根据居民意愿,结合老旧小区及周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制定小区改造方案。按照“政府扶持带动、企业融资共建、居民参与受益”的多元化投入方式,实行“争取国资、用好银资、撬动民资”。
(三)主要成效。截至2021年下半年,改造完成了老旧小区100余个,新增节能照明路灯900盏、汽车停车位140余个、非机动车停车位380个,建设雨水管道1.2万米、污水管道1.1万米,基本解决了这些老旧小区脏乱差等问题。
典型做法之2: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创新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2020年,兴庆区国土面积828平方公里,辖区内常住人口8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9.9%,地区生产总值55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亿元。
(一)必要性。兴庆区老旧小区多、建成年代久、基础设施破损严重、环境卫生脏乱差。老年人和租住户居多,自治管理能力较差,维修储备金短缺,物业管理不足。
(二)主要做法。全面掌握居民改造意愿,制定“一区一策”改造方案,重点满足水电气暖等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组织水、电、气、暖、通信等专营单位进行协商洽谈,鼓励各单位出资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努力建立“中央财政补一点、地方财政配一点、税收减一点、产权单位投一点、市场运作筹一点、居民拿一点”的筹资方式。做到“一次开挖、一次施工”,尽可能减少群众生活影响。
(三)主要成效。兴庆区老旧小区从失修、失管、失养“三失”转向有组织、有阵地、有物业、有活力、有特色“五有”,新建或改造了36个社区阵地,建成18个示范性市民驿站,构建了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居民居住品质得到提升。
典型做法之3:四川省南江县群众参与老旧小区改造
2020年,南江县国土面积3390平方公里,县域常住人口4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3.5%,地区生产总值14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亿元。
(一)主要做法。一是老旧小区改不改、群众投票说了算。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和意愿,发放“知情同意书”,宣传老旧小区改造政策,告知群众参与的权利义务,逐户征求群众意见。二是老旧小区改什么、专家群众共谋划。业主单位召集行业专家、社区党支部、业委会、居民代表等,共同召开协商会,研究讨论、共同商定公共设施配套等事项。三是老旧小区怎么改、党员群众齐监管。以党建引领改造全过程,组织党员和居民共同参与项目实施监管。
(二)取得成效。截至2021年下半年,南江县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开工10余个,涉及40余个小区、4600余户居民;大部分改造后的小区,实现了道路车位规范有序、雨水污水管网分流、强弱电线布局规整、乱搭乱牵“蜘蛛网”现象消失。
典型做法之4:江苏省南京市持续推动老旧厂区改造
2020年,南京市国土面积65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6.8%,城区常住人口791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5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8亿元。
(一)必要性。随着南京市老城区制造业、教育、科研等功能转移至郊区,土地与建筑逐步闲置,活力与商业氛围逐步下降,存在空心化的潜在危机。亟需对老城区的老厂区和老写字楼进行更新改造,激发老城区商业活力,吸引科创人才、培育新兴产业。
(二)主要做法。一是明确主导产业方向,紧紧围绕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优势专业及关联产业、龙头企业,形成集聚突破效应。二是通过资金奖补和校地共建等服务,有重点地引导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主动融入。三是建设功能复合空间,融合生活、商业、文化和休闲等各项功能,一站式就近解决就业创业人员需求。
(三)主要成效。截至2021年9月,集聚了高新技术企业170余家,培育引进了科技型企业1300余家,基本形成了功能布局完善、校地深度融合、产业集群初具规模的创新高地。
典型做法之5:江苏省扬州市系统推动城市更新
2020年,扬州市国土面积659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1.0%,城区常住人口151万人,地区生产总值604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7亿元。
(一)必要性。扬州市老城区的老小区、老厂区、老街巷、老庄台(城中村)、老宿舍、老宅子、老市场,大多存在建设标准较低、交通和水电气讯等市政公用设施破旧、房屋建筑结构老化、危房数量不断增多、环境卫生较差、物业管理难度大等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品质。
(二)主要做法。一是确立“统一规划、整体改造、市区共担、分头负责”方式,完善集体土地拆迁管理办法,制定老厂区退城进园和搬迁改造政策。二是改造老小区290个、面积510万平方米,惠及群众5.6万余户、约18万人;完成18家工业企业搬迁和职工安置;在200多条老街巷铺设供电、通讯及上下水管网;改造老庄台110余个、拆除房屋建筑400万平方米、腾让土地2万亩,帮助1.3万户居民改善居住质量;改造老宿舍、老宅子24万平方米;加固改造老校舍30万平方米。
典型做法之6:北京市密云区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2020年,密云区国土面积2229平方公里,辖区内常住人口5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6.4%,地区生产总值339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亿元。
(一)必要性。在体育资源方面,群众体育健身需求与体育场馆资源供给不匹配。在医疗方面,医疗床位仅2000余张,每千人口拥有医疗床位数仅为3.8张。
(二)主要做法。一是聚焦服务全民健身,统筹10余所中小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实现在寒暑假、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向社会开放。二是引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等外部医疗资源,与密云区医院深度共建,大幅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是建成19个市区两级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增至1.9平方米。四是建立8家“1+N”服务模式养老照料中心,建成“幸福晚年驿站”100家。
典型做法之7:吉林省梅河口市加强教育医疗服务
2020年,梅河口市国土面积2179平方公里,市域常住人口7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0%,地区生产总值21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亿元。
(一)必要性。长期以来,梅河口市面临教育资源不足、水平不高、医疗技术不强等问题。亟需推动教育资源多元化发展,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增强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
(二)主要做法。一是着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与梅河口市中心医院合作,派驻执行院长、医疗专家和医务人员30余人,通过团队支援、定期支援、帮扶创新、远程诊疗等,共同打造吉林省东南部医疗服务中心。二是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与东北师范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共建“东北师范大学梅河口基础教育创新发展基地”;与吉林师范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引进管理人才和优秀教师;成立梅河口市未来教育集团公司,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80余人。
(三)主要成效。通过引入高端医疗资源,医疗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较好满足了吉林省东南部200余万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通过引入高端教育资源,有效提高了基础教育服务能力。
典型做法之8:重庆市潼南区加强公共健身服务
2020年,潼南区国土面积1584平方公里,辖区内常住人口6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8.3%,地区生产总值47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亿元。
(一)必要性。潼南区人民体育健身意识逐渐增强,对健身场地和健身设施等需求更为迫切。城区有限的建设用地不足以保障公共体育健身场所的用地需求,亟需盘活碎片化的“边角料”土地。
(二)主要做法。一是对闲置的“边角料”土地进行微改造,建设公共体育健身场地,建成9500平方米的桥下体育健身公园。二是在公园内,增设篮球、五人制足球、羽毛球、门球、柔力球等体育场地和老年儿童游乐健身场地4万平方米。三是结合沿江岸线整治,建设蔬菜公园健身步道、松林坡时光长廊、东滨路景观工程等健身步道24公里。
(三)主要成效。潼南区建成了全民健身中心、智慧健身长廊、10个社会足球场、24个社区健身点、35公里健身步道,增加了体育场地面积30余万平方米。
典型做法之9:北京市大兴区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保障性住房
2020年,大兴区国土面积1036平方公里,辖区内常住人口18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9.9%,地区生产总值93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4亿元。
(一)必要性。大兴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存在布局不均衡、产业效益差、遗留问题多等难题。一是碎片化严重,在4215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中,最大的一宗为614亩,最小的一宗不足0.1亩。二是产业层级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周围产业布局少、集聚差,传统业态达九成以上,符合首都新功能定位的产业不足一成。三是上市成本高,95%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存在地上建筑物,涉及利益群体复杂,拆迁腾退成本较大,上市前期垫付资金较多。
(二)主要做法。一是聚焦优化用地布局,实行“镇级统筹”入市模式。以镇为基本单元,采取“一次授权、全权委托”“以地入股、以人入股”等方式,组建镇级联营公司作为统一实施主体,腾退土地2.6万亩。二是聚焦土地效益最大化,实施多元化入市方式。探索挂牌出让、协议出让、作价入股、二次转让等方式,既可建设产业项目,也可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三是聚焦村民长远收益保障,改革利益分配制度。土地交易额的8—18%上缴区财政,确保村集体取得合理长久稳定收益。四是聚焦土地可持续发展,创新金融参与办法。金融机构以土地未来收益为保障、以不动产登记证为抵押,创新贷款产品、贷款程序和置换方式,显化土地资产价值。
(三)主要成效。一是住房及产业用地供应增加,入市交易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20宗、2477亩。其中,保障性租赁住房7宗、633亩,共有产权住房3宗、305亩,解决了2万多新市民居住问题。二是农村集体全面参与入市,12个镇338个村、24.4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纳入镇级联营公司。三是利益合理分享,村集体获得34.9亿元,24.4万村民获益;向区财政上缴36.7亿元。
典型做法之10:北京市通州区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保障性住房
2020年,通州区国土面积1194平方公里,辖区内常住人口11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4%,地区生产总值110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亿元。
(一)主要做法。台湖镇统一还耕29个村级工业大院土地,将建设用地指标集中置换到条件较好区域,引导各村以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合成立镇级土地联营公司,再由联营公司与投资方共同组建项目公司,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开展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此外,推动文化产业项目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上布局。
(二)主要成效。截至2021年下半年,台湖镇公共租赁住房建筑面积达28万平方米,辐射至环球影城、台湖演艺特色小镇和亦庄开发区,一定程度满足了在该区域就业居民的居住需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