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作为一种表现对生活满足程度的心理体验,在近些年越来越多的被摆上台面进行讨论,如何增加人民的幸福感也成为了各级政府的一个工作重心。江西省委省政府也是始终注重通过发展来提高江西人民的幸福感。江西省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全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江西人民的物质生活逐渐得以满足。但众所周知,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伊斯特林悖论”,江西人民物质生活的满足并不能说明江西人民的幸福感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所以要提高江西人民生活的幸福感,不能仅仅着眼于发展经济而是要从多个方面考虑,针对具体情况和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一、江西人民生活的现状
(1)民众普遍对医疗服务、就业与劳动保障、住房问题以及交通出行等民生问题关注度较高。
根据问卷调查的有效数据(如图1所示)我们可以看出在回答问题的274人中至少有150人表示自己对医疗服务、劳动与就业保障、住房问题以及交通出行等民生问题表示关注,占比高达54.7%,超过其它选项,由此可见民生问题是江西人民所关注的一个重点问题。
图1 江西人民最关注居民生活事宜
(2)民众对于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改善乡镇、社区等基层医疗服务中心的呼声高涨。
在调查问卷关于医疗服务满意度这一部分(如图2所示)我们可以发现民众对于医疗服务整体的满意度偏低,回答问题的169人中只有22位受访民众表示满意,满意率仅为13%左右,这也说明了民众迫切要求政府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由民众希望政府具体从哪些方面发力(如图3所示)我们可以发现,绝大部分民众都希望政府可以推动改善乡镇、社区等基层医疗服务中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江西人民对于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改善乡镇、社区等基层医疗服务中心的需求可见一斑。
图2 受访民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图3 希望政府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出改善
(3)就业问题突出,薪资和劳动保障难达预期。
就业是民生之本,可就目前来看,江西民众对这一民生之本并不怎么满意。由调查问卷的有效数据可知,在160名受访者中仅有15名受访者表示满意,满意率甚至只有10%左右。大部分受访者对于就业问题的关注焦点在于薪资水平和劳动权益的保障,其占比高达75%,江西省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1)医疗资源的供需矛盾在农村地区的放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江西省的人口总数达到4648万,是华东地区的人口大省,而江西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范围内常年是排到十几名,只是中等水平。庞大的人口基数为江西省公共医疗服务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有限的国内生产总值又很难做到在全省的公共医疗服务系统上的面面俱到,这就出现了医疗资源的供需矛盾。并且根据江西省官方传媒《南昌日报》我们可以得知2019年江西省的城镇化率是56.02%,换言之仍有2200万左右的农村人口,就算刨除一部分虽然是江西省农村户籍但是不在江西农村地区生活的人数,仍有大量的农村人口需要依靠乡镇公共医疗资源。江西省的农村地区拥有与城镇相近的庞大人口,但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却远远落后于城镇,江西省医疗资源供小于求的矛盾在农村地区明显激化。
(2)二元发展政策在医疗资源等公共资源上的体现。
①江西省的二元发展政策从未根本上发生改变。
江西省自从国家加快工业化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以来,就长期奉行城市优先、工业优先的地方经济发展战略,体现在医疗服务这些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就形成了城乡二元发展的政策。城乡二元发展的政策帮助江西省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速度,可资源配置长期偏向于城市势必会对农村地区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虽然江西省省委省政府在近几年也出台了相关的规定来协调城乡公共医疗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去构建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统筹发展格局,实现居民共享发展成果,推动全省经济新常态健康发展。可是就目前来看城乡二元制度始终未得到根本上的改变,对农村地区公共医疗服务资源的倾斜更像是一种临时性的补助并非是常态化的资源配置。
②二元发展政策下对农村医疗资源的补助措施效果有限,医疗资源分配上出现“马太效应”。
并且就算是在这样的政策扶持下,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公共卫生服务资源依旧是有明显的城市导向性,近年来,我国城乡医疗资源非均衡配置的综合指数为0.54,据各类主要公共医疗服务指标测算江西省的这一数据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根据江西省的历年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在很多医疗服务的关键数据上例如城乡居民人均卫生费用农村居民人均卫生费用不及城镇居民人均卫生费用的50%,江西省农村居民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的床位数仅为城镇居民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拥有的床位数的三分之一左右,特别是卫生技术人员城乡之间的差异极为明显,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城镇地区达到了农村地区的三倍以上,并且在人力资源方面的配置差距呈扩大趋势,出现了“马太效应”。可见江西省广大农村地区的普通民众仍然得不到足够的优质公共医疗资源。目前的情况仍然是是江西省城乡之间公共医疗服务资源,江西省医疗资源高度集中于城市,农村医疗服务供给相对不足,若不能及时改变这一格局,人力或资金等优质医疗资源会继续向城市聚集,其结果必然进一步加剧城乡医疗资源非均衡配置的程度。
(三)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以及较持久的负面影响
劳动者就业的状况很大程度上与当前的经济形势息息相关,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一时之间难以回到正常的秩序,全国的经济发展都将面临较大冲击,根据2020年4月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0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下降6.8%。而受这次新冠疫情影响的不仅仅有行业龙头还有占企业数量90%以上的中小企业。根据朱武祥、刘军、魏炜的文章《数据告诉你:中小企业受疫情影响到底有多大!》作者针对995家中小企业就疫情的影响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85.01%的企业账上资金余额最多只能维持三个月,29.58%的企业预计此次疫情导致 全年营业收入的降幅超过50%,62.78%的企业将主要支出压力归结为“员工工资及五险一金”,“租金”和“偿还贷款”的占比分别为13.68%和13.98%面对现金流短缺的压力21.23%的企业会寻求“贷款”16.2%的企业会采取“停产歇业”的措施,22.43%的企业采取“减员降薪”的方式。而在中国,中小企业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所以今年的就业形势难免会空前严峻,降薪甚至是失业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三、提升江西人民幸福感的对策建议
针对本次问卷调查有效数据和江西省实际情况推断出的江西人民生活现状以及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可以发现:为有效提升江西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应重点围绕医疗服务和劳动就业这两个方面进行改善。为了有效提升江西人民的生活幸福感,提出以下2大点建议:
(一)从财力、物力和人力三个方面分别发力,调整结构,增加投入,力争破除医疗服务领域的城乡二元发展模式。
①在农村地区医疗服务领域增大财政资金投入,优化财政投入结构,并且有效运用市场化引擎,为农村医疗服务提供财力的保障。
财政资金是政府提供医疗资源的主要来源和最基础性的保证,所以优化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的投入结构是政府首先要做的措施。政府要有计划地均衡配置其财政资源。
一方面是保证江西省的农村地区在公共医疗资源上有较为充足的财政投入,江西省省委省政府可以有计划地不断增加农村地区公共医疗资源的投入,并且设置一个目标,在一定的年限内对农村地区的公共医疗资源的投入将达到多少,与城镇地区的公共医疗资源的投入相比,可以把差距缩小到什么程度。
另一方面,政府要利用好财政资金,重点投入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公共卫生事业,要更好地体现公共卫生服务的公益性、普惠性与公平性,而对于医疗保健这种更高层次的医疗服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其市场化的进程,要把握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通过个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保险、政府干预等相结合的方式供给。毕竟“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要把江西省有限的医疗卫生预算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就是要先保障好人民最基本的生命健康安全。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医疗保健服务的市场化进程,一方面是为了可以在医疗服务方面吸引到一些社会资本,拓宽融资渠道,形成多层次筹资机制,缓解财政压力,另一方面也是想要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优胜劣汰,从而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
②建立“新常态”官员政绩考核评价标准,补齐农村地区在公共医疗基础设施上的短板,建立并巩固健康而完善的基层医疗服务网络。
农村地区的公共医疗基础设施历来是农村地区公共医疗服务的短板,也是农村地区留不住好医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江西省省委省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地区医疗物力资源的配置力度或者说是支援力度。具体到地方政府的落实就是要改变之前唯GDP的政绩考核标准,建立以医疗服务、劳动就业等人民生活福利指标为重点考察对象的“新常态”官员政绩考核评价标准。进而可以倒逼地方政府提高投入到公共医疗基础设施的资源的利用效率。政府要以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为目标,大的方向上是要推动建立并巩固健康而完善的基层医疗服务网络,缩小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促进优质卫生资源向城乡延伸,并且要基本构建起《经济学动态》2016年第9期的《城乡医疗资源非均衡配置的影响因素与改进》所说的“覆盖城乡居民的一小时三级医院网和一刻钟医疗服务圈”,让江西省的2200农村人口享受到发展红利,分享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成果。当然,我们不能只做加法,也要适当的做一些减法,对于农村地区现存的一些不合规、对当地经济社会和医学发展不起积极作用甚至起消极作用的医疗机构进行拆除、改造,或者是与当地其它的医疗机构重组合并。要从实际出发,立足当地医疗服务体系,不能一昧追求农村地区医疗机构数量的增加而忽视其真正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和医疗服务体系起到怎样的作用。
③完善当地医疗体系的薪酬体制和晋升体制,将医疗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大家都是想去一个更有发展潜力的地方,也就是大城市。想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就一定要制定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和完善当地医疗体系的薪酬体制和晋升体制。
一方面要把医疗人才引得来,利用激励措施来吸引高层次的医疗机构到农村地区定点帮扶基层的医疗机构,提供技术的帮扶,人才的支援,同时也可以利用有吸引力的政策吸引一些有名望的退休医师,将他们返聘回农村地区的基层医疗机构,充分发挥优质医疗人才资源对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而另一方面要把医疗人才留得住,一定要健全当地医疗体系的薪酬体制和晋升体制,完善职称评审的政策,改善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让医疗人才觉得在这里工作也可以拿到合理的薪资并且拥有职业发展的潜力。合理的薪资和发展的潜力分别对应提供给医疗人才的短期即时利益和长期利益,这将大大提升农村地区基础医疗机构对这些医疗人才的吸引力。
(二)政府在有效防控好疫情的基础之上,要及时补上及时的补上民间投资不振和进出口不振带来的投资需求的缺口。
一方面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建立有效的疫情防控机制,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政府要坚持继续全面排查,上下联动严防严控。要对全省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开展全面排查,建档立卡、分类施策,特别要突出重点人群、重点场所,强化动态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要坚持科学救治,严格落实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定点病区、医护队伍和专家队伍,全力以赴救治患者。要坚持保障药品、物资、设备等应急储备,对亟需的口罩、试剂、器械、车辆、防护用品等应急物资加大储备,强化农贸市场、医药市场和生活必需品市场监管,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坚决依法关闭活禽市场,严厉打击猎杀倒卖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切实降低人群感染风险。要坚持有效管控舆情,强化正面引导,及时准确发布信息,积极回应群众关心关切,防止负面炒作,为防控疫情营造良好氛围,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另一方面仔细管好“钱袋子”,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削减一般性支出,控制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增长,重点将经费向社会公共服务,民生领域倾斜,及时的补上民间投资不振和进出口不振带来的投资需求的缺口。即使是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务,以债务换各地的基建也一定要稳住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总需求。同时可以加大土地使用权收入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力度,算好这笔账,补充一下财政收入。在优化支出的同时也要尽可能实现江西省的财政收支平衡,避免出现过高的赤字率削弱财政在国家治理上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政府有效防控疫情,控制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现阶段缓解广大江西人民就业问题的最重要的举措。毕竟在经济形势正常的情况下,大部分企业正常运转,劳动者才更容易寻求到好的就业机会和更合适的薪资水平。
新建区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符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