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视界 > 新经济 > 正文

山东省:高水平高质量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

2022-08-25 14:20 中国发展网
摘要: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要求高水平高质量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以下简称“起步区”)。

中国发展网讯  近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要求高水平高质量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以下简称“起步区”)。

《规划》明确起步区的范围。起步区西起济南德州界,东至小清河—白云湖湿地,南起黄河—济青高速,北至徒骇河,包括太平、孙耿、桑梓店、大桥、崔寨、遥墙、临港、高官寨8个街道及唐王街道中西部区域、泺口街道黄河以北区域,总面积798平方公里。

图片1

《规划》明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示范、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新引擎、高水平开放合作的新平台、绿色智慧宜居的新城区”四个方面的战略定位。综合考虑起步区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和现状条件,坚持生态优先、均衡发展、宜居宜业,优化功能分区,形成“一纵一横两核五组团”的空间布局。一纵,即泉城特色风貌轴,“山泉湖河城”融为一体,构建城市大轴线空间。一横,即黄河生态风貌带,打造联系黄河两岸的生态文化纽带。两核,即城市科创区、临空经济区两个核心功能区。五组团,即大桥、崔寨、桑梓店、孙耿太平、临空五大城市组团。

图片2

《规划》根据发展目标。到2025年,起步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动能新、产业兴、生态美、居民富的现代化新城区框架基本形成。到2030年,起步区核心优势基本塑成,城市综合功能基本完善,在高质量发展方面率先成势。到2035年,基本建成经济活跃、创新驱动、绿色低碳、魅力宜居、共治共享的绿色智慧宜居的幸福之城,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塑成全国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典范。

《规划》提出十一个方面的工作任务。

一、拥河而兴 构建科学合理空间新格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突出黄河气概、时代气象、齐鲁气派、泉城气质,科学谋划空间功能布局,促进产城河融合发展,建设成为传承性、地域性、艺术性、人文性有机统一的新城典范。

二、生态优先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典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城区。

三、四水四定 探索量水而行发展新模式。坚决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

四、面向未来 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坚持把创新作为培育新动能的核心动力,高效集聚创新要素,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创新生态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走出一条科技资源汇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顺畅的发展之路。

五、聚焦赋能 构筑现代产业新体系。坚持把实体经济作为培育新动能的核心抓手,聚焦新技术、发展新智造、打造新场景、催生新模式,发挥后发优势、保持战略定力,高起点布局产业生态链,构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体,高端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六、以人为本 打造绿色智慧宜居新城区。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突出智慧化、绿色化、均衡化、双向化方向,积极探索创新城市发展方式,提高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宜居性、安全性,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目标。

七、内通外联 建设高水平开放合作新门户。主动对接区域重大战略,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强化双向联通功能,塑造国内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在高水平开放上走在全国前列。

八、传承弘扬 打造黄河文化新高地。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按照“以水营城、以文营城”理念,发挥黄河文化统领作用,彰显“儒风泉韵”文化风貌,写好黄河文化中起步区的绚丽篇章。

九、共同富裕 建设幸福黄河新家园。坚持“财力有一分增长、民生有一分改善”,统筹抓好底线民生、基本民生和质量民生,完善人的全生命周期民生服务供给机制,促进高水平均衡,创造高品质生活,加快实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的共同富裕目标。

十、深化改革 激发内生发展新动力。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复制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经验政策,推动战略战役性改革和创造型引领型改革,推出更多基础性、首创性改革举措,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动改革和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

十一、凝心聚力 健全规划实施新机制。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加强各级各部门统筹协调,创新规划实施机制,强化规划监督评估,为起步区建设发展提供坚实保障,确保规划各项目标顺利实现。

(孙淑红  汝晓文)

责任编辑:孙淑红

相关新闻

热门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