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视界 > 新经济 > 正文

喜迎二十大|十年保障改善民生 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新起点

2022-10-12 14:50 国家发展改革委
摘要:“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做民生工作,首先要有为民情怀。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十年保障和改善民生 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做民生工作,首先要有为民情怀。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以“不让一个人掉队”的信念打赢脱贫攻坚战,以“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的情怀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以“天下一家”的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把人民幸福镌刻在通向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里程碑上,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过去十年我国民生领域取得历史性、全方位成就

这十年,基本民生保障迈上新台阶,助力特殊困难群体与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

十年来,我国基本建成了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这一体系年均保障低保人员4000万人以上、特困人员近500万人、临时救助人员1000万人次左右、各类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230万人次以上。圆满地完成了脱贫攻坚“兜底一批”的任务,19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了兜底脱贫。同时,我国不断健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实施低保扩围政策,对6200多万低收入人口实施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巩固拓展了兜底保障的成果,有力有序衔接了乡村振兴战略。

十年来,基本民生保障标准不断提高。2012年~2021年全国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增长了1.2倍和2.1倍;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达到或超过当地低保标准的1.3倍;集中和分散养育的孤儿平均保障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1728元和每人每月1288元,比2012年分别增长了77.9%和83.1%。

十年来,基本民生保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我国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保障范围,建立了农村留守老年人、妇女、儿童关爱服务制度,构建起未成年人保护体系。建立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每年惠及近2000万残疾人。

这十年,中国人民实现全方位生活改善。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上至百岁老人下至新生儿,都得到全力救治,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取得世界上最好的成果。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9年。健康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2岁。

文化旅游繁荣发展,文旅产品供给更加丰富多元。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7.2%,人民群众生活方式更加文明健康。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健全,养老床位近十年增加近一倍,规模超过800万张,普惠托育服务实现“从无到有”,更好帮助亿万家庭扶老携幼。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6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10.4亿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后,我国不失时机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短板上水平,大力发展普惠生活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品质化、多样化的美好生活需求。

这十年,一项项真真切切的实惠,一件件实实在在的好事,不断提升着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效。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减少患者跨省就医、解决‘看病难’问题的重要举措。”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他谈道,2019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扎实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和有序扩围。截至目前,已有20个省份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加入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实现三批共50个项目落地实施,规划设置床位超过6万张,派驻专家超过3000人,实现先进医疗技术快速平移,跨省就医流向得到初步改善。按照工作部署,接下来将把其余省份全部纳入建设范围,实现全国全覆盖。目前正在抓紧推动第四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落地,努力向“大病不出省”的目标再迈进一步。

“十年来,我国在民生领域的发展变化,政府不仅明确且到位地提供兜底保障。同时,政府在普惠服务领域扩大与市场合作,持续扩范围和提质量。”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璐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两不愁三保障”的扶贫标准和全面脱贫,基本公共服务规划引领和向全民提供,这些都是政府向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和切实保障。同时,普惠养老、普惠托育、普惠学前教育等,多种针对广大人民群众需求层次、可负担的普惠性公共服务作为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的公共服务,不断在各服务领域扩面、提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公共服务需求。

把人民冷暖放在心头,把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

四川大凉山深处古里镇海拔1400多米的悬崖之上,有一个“悬崖村”,垂直于绝壁的17条藤梯曾是村民与外界相连的唯一的路。2016年11月,“悬崖村”的路由藤梯变成了钢梯。2020年5月,84户村民走下钢梯上楼梯,搬进了县城的新家。

某色作格是悬崖村首批搬进昭觉县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沐恩邸社区的搬迁户。78岁的他在十多年前,做梦也没有想到会在有生之年能够住在100平方米三室一厅的大房子里,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除了儿子是高中文化,这个有着5口人的家庭大多没有读过书。2014年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主要致贫原因:缺资金,缺技术。在搬进社区以后,通过种植橘橙技术培训,在悬崖村发展橘橙产业,种植了4亩橘橙。2021年橘橙收入4.5万元。2021年人均纯收入12220元。2022年预计达到13000元。近几年在各级帮扶和自主经营下,通过自主创业种植橘橙及各类政策补贴,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

吉有尔古是从原库依乡依子村迁到沐恩邸社区的。9年前吉有尔古丈夫因车祸去世,欠下8万余元外债,留下孤儿寡母一家在村上,依靠7亩薄地维持生计。

当前,吉有尔古通过社区帮扶,不仅有了公益性岗位,每月收入550元,而且成为社区的绣娘,每月还能有2000元的刺绣收入,孩子在外面打工,该户2021年人均收入12300元,今年预计收入能突破14000元。目前,她们已经在2021年底将外债还清。

时间回拨到2012年11月,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宣示朴素而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当时,中国农村尚有近1亿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对人民的深情,化成庄严承诺和切实举措,波澜壮阔的反贫困斗争在中华大地进入了决战时刻。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考察调研了20多个贫困村。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

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960多万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了脱贫……历时8年艰苦卓绝的携手奋斗,中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中国人自古追寻的小康梦想变成现实。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亿万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举全国之力实施规模空前的生命大救援,打响一场气壮山河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今年3月以来,具有强传染性的奥密克戎变异株迅速蔓延。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部署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并强调:“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

启动多条技术路线疫苗研发,全民免费接种,在安全科学前提下不落下任何一个群体……截至9月12日,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34.34亿剂次。

从严从细抓好疫情防控,筑牢疫情防控屏障。我国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取得世界上最好的成果。聚焦公共卫生、生物、粮食、能源、金融、网络、防灾备灾、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针对疫情暴露出的短板弱项,兼顾预防预备和应急处突,加强防范化解风险能力建设。切实加大民生兜底保障力度,对因病因灾遭遇暂时困难的人员实施好社会救助,加快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出台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压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做好猪肉等重要农产品保供稳价工作等。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回应“急难愁盼”,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频共振”

公共服务关乎民生,连接民心。

基本公共服务是民生保障的基础。从“十二五”时期开始,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框架已经逐步搭建起来。《“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加大力度推动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行动方案》《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等政策陆续出台,公共服务体系服务网络在进一步织密扎牢。

今年1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20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对未来一段时期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安排。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作用,区分基本公共服务与非基本公共服务,政府保基本,多元促普惠,统筹各种资源,引导各方参与,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协同发力、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发展格局。主要抓好三项工作:一是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着力补齐短板弱项,全面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实现目标人群全覆盖、服务全达标、投入有保障,地区、城乡、人群间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距明显缩小;二是多元扩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要积极推动政府、社会、市场多元参与,围绕托育、学前教育、县域普通高中、养老、医疗、住房等六大领域,快速增加人民群众负担得起的普惠性服务供给,推动供需矛盾明显缓解;三是推动生活服务与公共服务有效衔接,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引导品牌化标准化建设,不断丰富高品质多样化的生活服务供给。

十年来,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既关注回应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又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状况和财政负担能力,合理引导社会预期,不吊高胃口、不过度承诺,实现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频共振”。

“政府市场共同发力,持续探索提高优质服务的供给能力。如高质量公立医院建设,生活性服务业发展,都在探索公共服务与生活性服务业交叉领域的优质服务供给能力。同时,市场主体持续推进服务方式优化创新。互联网医疗快速发展,截至2022年6月,在线医疗用户规模达3亿,占网民整体的28.5%;疫情催生的智慧养老、托育等不断发展。”李璐谈道。

“可以看到,疫情下市场主体探索的民生新业态频繁涌现。社区健身房,郊区帆板、飞盘等‘体育+旅游’,康复辅具在社区、医院、养老机构的应用场景等,都推动服务领域集合式、联动发展的态势。”李璐谈道,综合来看,政府市场在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合作互补越发明显,市场主体的创新拓展性持续加强。未来政府保基本、促普惠、高质量发展公共服务的基本定位仍将持续,市场主体扩大供给、优化质量、创新模式的重要作用仍有待进一步发挥,才能持续更好地保障民生。

社会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持续增长,重点民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党的十九大以来,社会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合计超3400亿元,2022年相比5年前增长了31.8%,积极支持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社会福利、体育、养老托育等领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为提升地方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提供坚实支撑。近3年,社会领域实际已发行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近1.7万亿元,有力改善了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条件,有效促进了各地公共服务供给量质齐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新融资渠道也不断为社会事业建设注入新活力,补充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资源。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改革举措让人民迈向共同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要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为群众增福祉、让群众享公平。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领域改革进入被更加高度重视的阶段。经过多年的探索,社会各界对社会领域具有“公益性”和“市场性”的双重属性越来越达成了共识。

尤其近几年,社会领域改革发展的路径更为清晰,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区分基本与非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应由政府来提供,非基本的则可交给市场和社会。二是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在夯实政府保基本职责的同时,进一步放宽准入,激发社会领域民间投资活力,优化管理服务,吸引多方参与服务供给,创新服务供给方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元化需求。三是继续强调扩大“量”的供给,也突出了“质”的要求。政府积极转变职能,从事前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引导市场主体更多从群众需求出发,创新服务产品和服务业态,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优化服务体验,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这个阶段,教育、医疗、养老、文化、旅游、体育等相关领域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各领域相互融合发展的态势显现。

医改是世界性难题。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而言,“答题”的难度和挑战不言而喻。

2012年以来,地处福建内陆山区的三明市勇于涉“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不断突破旧有利益樊篱和体制机制障碍,闯出了一条破解医改难题的新路子,贡献了中国新一轮医改进程中备受瞩目的地方样本。

从哪里打响“第一枪”?挤压药价虚高是医改推进的关键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比如,有一种糖尿病常用的药,改革之前一盒卖128元,改革后通过药品联盟采购降到91元,2020年通过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一盒降到了9.21元。”三明市沙县总医院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以此为杠杆,三明市进而实行医药、医保和医疗“三医联动”改革。同时,通过药品耗材价格调整,大幅增加了医疗服务收入,医务人员的收入也提高了。

“让广大白衣天使拿着干净而又体面的收入,专注于治病救人的使命。”三明市一名医务工作者一语道破医疗改革的初心。

三明医改只是我国社会领域改革的一个缩影。这十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以药补医“顽疾”加速破解。已开展的七批集采中选药品平均降价超过了50%,两批耗材集采平均降价超过80%,累计降低百姓用药负担约3000亿元。

社会领域包括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文化、体育、旅游、人口等方面。各领域又各有特点,在具体改革过程中呈现出不完全一致的发展路径。

如,在教育领域,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深化,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等;在养老服务方面,着力满足所有老年人的基本养老需求,扩大面向普通老年人的服务供给,经过完善规划、土地、住房、财政、投融资、人才等方面改革和政策措施增加普惠性养老服务资源,养老领域成效显著,养老服务体系从有到优逐步完善,养老服务方式不断优化等。

让人民过上更好日子,必须将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省以“扩中”“提低”为突破性抓手,将技术工人、科研人员、高素质农民等九类群体作为“扩中”重点,鼓励勤劳创新致富,优化收入分配机制,强化民生托底保障,推动更多人进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

为了让960多万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能够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持续推进。四川省古蔺县采取村民自建方式实施石宝镇白玉村高山蔬菜产业配套基础设施试点项目,进行“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就业技能培训+资产折股量化分红”试点,依托项目实施尽可能带动更多群众共同致富。该项目已吸纳当地群众务工113人(易地扶贫搬迁户31人、受疫情影响70人、公益性岗位12 个),发放劳务报酬56万元,人均增收4956元。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拓展居民收入增长渠道,实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行动计划……按照“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部署,一系列改革举措将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记者 程晖)

责任编辑:孙淑红

相关新闻

热门专题